首页 资讯 正文

莆田首次发现鸟中“大熊猫”黄腹角雉!

体育正文 94 0

莆田首次发现鸟中“大熊猫”黄腹角雉!

莆田首次发现鸟中“大熊猫”黄腹角雉!

20日,福建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传来喜讯,保护区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(zhòngdiǎnbǎohù)野生动物黄腹角雉的活动(huódòng)影像(yǐngxiàng),这也是黄腹角雉第一次在该区域被发现。 图片(túpiàn)由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提供 在整理今年上(shàng)半年的视频画面和照片时,福建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团队发现,位于保护区的4台红外相机,成功捕捉到5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(huángfùjiǎozhì)的影像。画面中的黄腹角雉有雄性,也(yě)有雌性。它们时而在林地上漫步啄食(zhuóshí),时而翱翔天际,与蓝天、绿树构成了一幅美丽(měilì)的生态画卷。 黄腹角雉是我国特产鸟种,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已被列入国际(guójì)濒危鸟类《红皮书》中的“最濒危物种”。作为一种珍稀鸟类,因其腹部羽毛呈皮黄色得名,有(yǒu)“寿鸡”之称,常栖息于海拔600米(mǐ)至1800米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叶(zhēnyè)阔叶混交林(hùnjiāolín)中,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,且(qiě)繁殖率低,数量稀少,拥有鸟中“大熊猫”的美称。 “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,追踪其种群动态(dòngtài),为(wèi)保护工作及(jí)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”该保护区科研宣教中心主任郑丽平表示,这一发现填补了保护区黄腹角雉记录的空白,表明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生物(shēngwù)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。 据悉,福建木兰溪源(xīyuán)省级(shěngjí)自然(zìrán)保护区于2012年获批建立,总面积1.8万多公顷,成为珍稀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,野生动物活动频繁。目前,该保护区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、穿山甲、小灵猫3种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、白鹇等(děng)47种。
莆田首次发现鸟中“大熊猫”黄腹角雉!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